石燈,是古代先祖們最早使用的燈具,在古代,天然石燈基本不需要外觀整形,僅僅擁有照明的使用功能。人造石燈,例如我國古代先民依存在窯洞壁上的孔燈和竹簽燈,只是燈的雛形,它還不具備燈的要素。隨著時代的變遷,石燈的工藝也在相應的有了進步,燈具從單一的石燈開始向青銅燈、玉燈、陶瓷燈演變。石燈最早雛形是中國國供佛時點的燈,也就是供燈的形式。這種形式經朝鮮傳入日本,其例子如平等院鳳凰堂佛前的供燈。它表明立式光明的意思。在中國的山西省太原的龍子寺址中的摩崖佛前有唐以前的高大燈籠,它是中國最古的例子。在朝鮮的新羅遺跡中有多處石燈。慶南慶州的佛國寺、浮石寺、法住寺、華嚴寺中均有見之。與日本的石燈不同的是,它們結構較厚。
在石燈中,既有猴燈、獅燈、羊燈等動物俑燈,也有造型多樣的人俑燈和幾何體燈、花卉紋燈等。他們或象征著某種權力,或代表吉祥和祥瑞,或諧音登侯等。仿古石燈包含的應該會是現代人們對古人的生活的一種遐想一種向往,脫離喧囂的城市尋找一份寧靜,飽含的是一份濃濃的懷古情懷,仿古石燈不是簡單的模仿古代先人的技巧手法而生產出的假古燈而是一種新的創新,是在原有技巧思維的基礎之上加入現代的特殊而誕生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石燈作品。